Cregis 自托管的数字资产企业钱包

以太坊 L2 生态呈爆炸式发展

Mark
blog image

如今, Ethereum 作为市值排名第二、开发者活跃度第一的区块链Layer1,已经成为全球 Web3 开放应用首选的基础设施网络。然而,由于Ethereum 在治理、研发、发展路线等之间独特的权衡,在网络高需求时期,用户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网络手续、较长的交易确认时间——毕竟单位时间内可供使用的区块空间有限。Ethereum 社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多层的设计架构,即分层的区块链, 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条件下提高 Ethereum 的吞吐量。

L2的发展现状

Layer2 是建立在 Ethereum Layer1 之上的链下数据压缩解决方案,以缓解主链上的网络拥塞,L2 继承了 Ethereum 的安全性和最终确定性,并为用户提供几乎实时的、极低手续费的代币存储、交易、闪兑、Staking等功能。目前,大量的 L2 解决方案已经上线,越来越多的新 L2 项目和集成则每天都在出现, L2 生态系统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迅速扩张。在撰写本文时,有超过130 亿美元价值的代币(TVL)锁定在Ethereum的L2生态中。

目前,最常被提及的 Rollup 的L2可分为 ZK rollup 和 Optimistic rollup两种。ZK Rollup将数百次链下交易打包捆绑在一起,并生成一个证明,称为 SNARK(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简洁非交互式证明)。这个证明被称为有效性证明,提交到Ethereum主网。使用ZK Rollup 解决方案的最著名的项目是 zkSync 。

与ZK Rollup使用SNARK验证数据不同, Optimistic Rollup 首先认为发布到Ethreum主网的压缩数据的汇总证明是正确的,如果网络中有人认为发现数据是错误的,即存在欺诈行为,他们则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发出挑战进行进一步验证,这样就保证了最终发布到Ethreum主网的数据是正确和有效的。因此, Optimistic Rollup 也被称为防欺诈证明。使用 Optimistic Rollup 解决方案的项目包括: Arbitrum、Optimism 等。

除了数据的验证与压缩,Layer2 架构也各有特色。为人熟知的 Arbitrum、Optimism 和 Scroll 侧重于 EVM rollup 生态,Kakarot、Taiko 也在这方面尝试自己的技术路径,分别在提高安全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此外,还可以看到构建侧链的团队也开始使用 Rollup,例如Polygon、Horizen。不少Layer1 项目有向可验证数据的 Layer2 生态上发展的趋势,例如 Celo。还有层出不穷的新 Rollup 项目:Linea、Zeth、Espresso等。

不止如此,还有不少仅限于 EVM Rollup 的 Layer2 在做一些新尝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Zksync,既实现了大部分的 EVM 功能 ,也能像 Arbitrum Stylus 一样进行数据压缩从而扩容。以及像 Starknet、Fuel 等在各自技术栈和生态方面的更多的努力与尝试。

代币经济学助力 L2 持续发展

除了 Ethereum 社区在发展路径行主动选择分层扩容外,Layer2 项目在代币经济学方面的成功尝试,也为更多 Layer2 项目在实用代币和积累价值方面给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例如,Rollup 项目可从网络交易费用和 MEV 费用中产生利润,这些利润可直接为项目代币积累价值并形成网络效应,再通过治理方式为研发团队分配资金,间接积累价值。

此外,潜在为代币积累价值的方式还有,Layer2 项目通过去中心化自己的序列器、开发Staking功能来积累价值。这可以 L2 代币创造进一步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某种程度,Layer2 的代币经济学反映了 Ethreum主网自身的情况。在Merge后,ETH 可以在 PoS 机制中使用,这将使强利益相关者,例如:验证节点,可以通过 GAS 费和 MEV 的形式赚取费用。

尽管,目前的 Layer2 代币还不太可能出现 ETH 一样的通缩燃烧机制,也不太可能具有与 ETH 相同的流动性和货币溢价,但它们仍可能以在其Layer2 生态中进行小范围的使用和交易,这为资本提供了足够的敞口,从而让 Layer2 项目可以按照的各自的路线图持续发展。

Vitalik 对于 L2 和 L3 的定义

由于 L2 的蓬勃发展,Vitalik 对于其定义也在逐渐变得清晰,Vitalik 认为具有3个属性的项目可以称之为L2,第一是可以提高扩展性,第二是具有处理事务机制和内部状态的能力,即遵循 “Blockchain within a Blockchain” 的模式,第三是,继承了Ethreum 主网的安全性。

根据这个定义,Vitalik 将 Optimistic Rollup 和ZK Rollup 归类为Layer2,将有效证明、聚合证明、ERC 4337、链上隐私归位其他类别,并说,它们其中的一些可以被称为 Layer3。Vitalik 还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在 Layer2 Rollup 的架构处于探索阶段,远非确定状态,大多数关于分类的讨论只是在理论上,清晰的定义还为时过早,但是需要明确的是,Layer2 和 Layer3仍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例如,L2 主要用于扩容,L3 则用于定制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L3 并没有没有试图提供在Rollup之上进一步提供Rollup ,相反,一层架构可以帮助特定的应用程序水平扩展,然后,接下来的一层为特别场景下的、特殊用例的需求进行进一步设计。 以及,L2 可以用于通用的扩展性,L3 则用于定制需求的扩展性,其中将涉及 Rollup 中的数据、证明分离,并用 SNARK 作为验证计算的解决方案。

也就说,L2 使用 Rollup 用于无需信任的去中心化扩展, L3 使用Validums用于弱信任的企业级区块链定制需求的扩展。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务实得解决问题以及不断地探索发展要技术架构之争更重要。

L2、L3 与Anychain 的分层模块化设计

正因如此,Anychain SDK 作为 Layer 2 和 L3 模块的整合,则是专为 Web3用户的去中心化需求以及企业级定制化需求而生的。Anychain 开源多链签名结构组件由 Cregis 团队发布。在过去的6年中,Cregis 无间断、零事故地为全球 861企业级用户提供服务,深刻了解企业用户的需求。

Anychain 在 Cregis 的去中心化策略和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nychain 完全使用 RUST 语言编写,通过将 Layer 2 和 L3模块分层整合到Anychain SDK 中,其目标是逐步实现 WaaS/SaaS 服务完全去中心化。这将允许大量 Web3 用户,尤其是将为Web3带来巨量用户的传统企业用户,选择最适合他们需求的加密资产管托管解决方案。

在技术方面,Anychain 中的类似 L3 的模块化组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特性,例如:支持多链、全平台适配、优雅的 Rust代码,其二进制版本容量小于1Mb,可以进一步细化到小于80Kb。Anychain SDK 目前支持BTC、LTC、ETH、BNB等30多个主流公链。

Anychain 助力 Web3 的大规模采用

在过去12个月,定位于资产清结算基础设施的Cregis拥有3200位活跃的客户,日均处理交易金额是3000万美元,单日处理交易金额峰值是9亿美元,其产品特点完全符合现阶段L2的发展状况,其服务的企业级用户,也是L3未来的目标客户群体,更是Web3在大规模采用方面的关键。

在 Anychain 发布之前,Cregis 已经提供了成熟的私有化部署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需求,通过从客户端到算法库再到财务协作管理的全部源代码都授权部署到企业用户的服务器中,让客户既拥有和硬件钱包一样的安全性,又能体验Cregis的丰富功能。但是,私有化部署仍是链下的、非通用形式的解决方案,包含了L2 网络与L3模块话设计的Anychain让链上无需信任的、通用性的、大规模的 WaaS 解决方案成为了可能。

无论是目前的L2市场、代币经济学,还是L2的技术发展路径、L3的探索方面,都可以认为 Cregis 发布的 Anychain 有足够的潜力在下一波10亿用户的市场中有能力扮演足够重要的角色,让我们试目以待。

← 返回博客